在这个信息化和商业化的时代,冠军这个词已经不仅是简简单单的荣誉了,后面更是联系着其他的利益,但总有一批又一批的运动员只是出于单纯的热爱,而在运动员的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,无所谓这个运动或是比赛是否出名,是否大众。
全国跆拳道冠军赵瑞祥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,在他刚接触这项运动的时候,跆拳道在我国并没有现在这番“盛世”,家长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求其通过跆拳道强身健体和保护自己。那时候跆拳道连正经的赛事都没有多少,更别说是运动员和关注度了,当然也没有青少年这样组别的比赛,跆拳道的冷门可想而知。而连武术出身的赵瑞祥却只因为看了一眼跆拳道的动作,就被运动员的气场和酷炫的姿势所征服,之后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了跆拳道职业运动员的队伍当中。
刚入队的赵瑞祥对比赛拿奖充满了激情与向往,看着比自己年纪大的师兄们去参加比赛而自己只能不断的训练,他感到了一丝丝的沮丧,但是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”,他不再纠结于自己无法参赛,而是好好训练以积蓄力量,好在比赛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留遗憾。赵瑞祥就凭借着如此的心态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日常训练,最后真的就在他第一次参加邀请赛的时候一举拿下冠军,成功的证明了自己。紧接着在2008年的时候他蝉联了男子组58KG的冠军。
后来凭借自己的成绩成功入选进省队之后,开始与跆拳道天花板级别的运动员相互切磋,他发现自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,于是他开始复盘自己的短板然后尽可能的让自己变得更强。但运动员总是免不了伤病的,他在2014年备战冠军赛的时候,前交叉韧带断裂,但他还想继续别赛,便咬牙坚持了下来。后来他发现自己有些专业的动作做不了了,就这样坚持了两年,一直到2016年11月,他半月板以及磨碎了,为了健康,不得不进行手术。而赵瑞祥在手术后的两个月就回到了训练馆开始了自己的训练,不得不说,他真的是拿命在拼。就这样的坚持他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比赛,2017年职业跆拳道联赛70kg级的冠军,重新坐上冠军宝座。
但之后他因为身体原因只能选择退役转型成为教练,继续为跆拳道培养新的人才。同时他还被太原学院聘请为副教授。